教科書演變 見證社會變遷

教科書是每個人必讀的書,學生時代,想到要考試,對教科書總沒fu;長大後,教科書相似課文內容,反而是親子間的話題。學者說,教科書內容、插畫等演變,見證台灣社會的變遷。

辛亥革命成功後,所有的教科書都要經過教育部的審定,當時小學生有200萬人,從清末就印教科書的商務印書館,出版的「共和國教科書系列」是第1個以「共和國」作為書名的教科書,也是當時發行量最大的教科書;上海中華書局也因為出了教科書,從小書局躍升為第2大出版社。

翻開民國初年的教科書,小朋友應該會很開心,沒幾個字,都是圖片,例如國民學校使用的春季始業新國文第1冊第1課主題是講「人」,就大大的1個「人」字,底下畫了6個人,包括爺爺、奶奶、爸爸、媽媽和2個孫子。

民國21年教育部設立國立編譯館,負責學術文化書籍和教科圖書的編譯事務。日治時代的教科書就非常正經八百,灌輸皇民化思想教育,教台灣人要效忠日本天皇。

民國38年,政府播遷來台,當時情勢緊迫且各科教材非常缺乏,由國立編譯館統編國語、算術、社會、自然等國小教材,以及國文、公民、歷史、地理等中學教材。翻開此時的教科書,隨處可見「實行三民主義 復興中華民族」、「反共抗俄」等字眼,顯見當時政府非常重視思想教育及愛國精神。

九年國民教育推動後,學校教材統一由國家編定,此時中小學教科書編印發行類別和數量達到高峰,總共發行9200多萬冊。如果仔細看插圖,還可知道當時的生活樣貌。

民國78年國立編譯館進行中小學教科書「合理化」修訂,調整內容分量,降低難度,增加美編設計,編排及插圖生動活潑,這就是現在的青壯年當時使用的課本。隨後教科書全面開放為審定制,同時重視鄉土文化教材的編寫。

國家教育研究院長吳清山說,清末到現代各版本教科書,從黑白到彩色,內容簡單到複雜,內容印刷品一直在進步;現在開放民編版,呈現教科書多采多姿的一面。

除了外觀,因應時代的變化,教科書內容也在改變。60年代教科書寫「爸爸早起看書報 媽媽早起忙打掃」;80年代以後就改成「媽媽早起做早操」。吳清山說,由於性別平等的觀念逐漸普及,教科書內容也納入性別平等的觀念。

他還舉例,早期國小教科書有吳鳳的故事,是漢人對原住民的刻板印象,後來刪除此篇課文,他覺得這樣的改變「很棒」,內容應隨著時代演變而進步。

吳清山表示,教科書其實就是台灣社會變遷縮影,很有意思,許多經典課文大家都能朗朗上口,例如「爸爸捕魚去」,在每個年代的課文略有不同,插畫也不一樣,成為祖孫三代的共同話題。

他建議,教科書中最長壽的是「王冕畫荷花」,民間版教科書可以讓王冕「復活」,成為親子間共同話題,增進家庭凝聚力,很有意義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appletr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